新冠肺炎(COVID-19)自2019年爆發,隨後迅速在世界各國擴散並且持續變異,至今感染累計人數超過2.2億,是人類歷史上大規模流行之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精神科臨床心理師彭鍾伃表示,民眾每天關注最新疫情資訊和防疫指引的同時,也接收來自新聞或社群媒體關於封城、隔離、搶購物資、疫苗不足等大量負面消息,加上無處不在的染病風險、未知且無法確定的未來,焦慮恐懼成了日常生活中普遍感受,研究顯示新冠肺炎對心理衝擊導致既存的精神疾病更加惡化,或新增許多心理健康問題,包括焦慮症狀、憂鬱症狀、創傷後壓力症狀、心理苦惱、壓力感受等。
彭鍾伃說明,每次爆發大規模傳染性疾病時,醫療工作人員都會面臨類似的處境,包括超時超量工作,防護裝備欠缺,擔心自己遭受感染,更擔心將感染帶回家中,選擇與家人分開居住時又得承受孤單感。除此之外,更多時候醫療人員面對的是較少被知曉、或不被理解甚至誤解的壓力,例如當醫療資源不足而面臨誰該被救治的道德難題;眼見病患快速惡化最後孤獨死去而引發的無能感;沒有得到良好訓練就被派去支援醫療工作的同仁,和需要被支援卻沒有得到實質幫助的同仁,兩者在單位內相互不適感;因縮短和病患近距離接觸的照護時間與穿戴防護裝備造成的溝通屏障,導致被批評冷漠無情時的挫折感;因大眾的莫名恐懼就將在醫院工作者視為病毒載體,避免與之接觸甚至排斥的態度而產生被污名化感受。
層層壓力堆疊之下,身體疲憊加上心理能量的耗竭,健康照護工作人員是很可能發展出心理疾病的高風險族群。國外學者整理出幾個大規模傳染性疾病爆發時,健康照護工作人員常見的十大症狀,分別是:對身體健康的擔憂、害怕、失眠、心理苦惱、過勞、焦慮症狀、憂鬱症狀、創傷後壓力疾患特徵、身體化症狀、以及污名化感受。
彭鍾伃說,今年夏初台灣疫情突然緊繃,全國進入三級警戒,直到入秋才逐漸趨緩,隨著疫苗覆蓋率漸增,全民將走入後疫情時代,學習和病毒共處,如何順應環境變化並維持心理健康是相當重要議題。心理學家注意到某些經歷艱難環境或出生於條件不利之高風險家庭的兒童,在不被看好的社會預期下,最後卻能健康成長,從此開展心理韌性研究。心理韌性強調的是在逆境來襲時,能控制及調整自己心態,在困境中保持正常運行能力。具有韌性的人也會受傷,也會經歷懷疑或絕望時期,但他們願意學習,憑藉著個人與社會資源,將生命週期裡的危機化為轉機,最終獲得新生力量,如同尼采名言:「那些殺不死他的,會讓他變得更強大」。
經歷如同大災難般的新冠肺炎,提升個人的心理韌性可以作為未來促進心理健康方向,帶來創傷後成長,找到與這個世界的重新連結,豐富更多人生的可能性。有多種方式可以訓練心理韌性,彭鍾伃建議可以從「自我疼惜」的態度培養起,包括:
- 善待自己:遭遇挫敗時多給自己鼓勵與支持取代自我批判或嘲諷。
- 人類共同經驗:接納情緒,痛苦是人類共同經驗,不要將自己孤立起來單獨承受。
- 正念:開放與接受的心態去覺察當下想法和感受,不需壓力或過度認定。